咸陽秦都公安累計辦理戶政業務 3.2萬件,群眾滿意度達 99.6%—— “加減乘除”為民解煩憂
“沒想到在派出所也能換駕照,不用再跑車管所,太方便了!”10月11日,家住咸陽市秦都區馬泉街道的劉先生在茂陵派出所拿到新換領的駕駛證后,感慨萬分。
今年以來,咸陽市公安局秦都分局創新推行戶政服務“加減乘除”工作法,通過系統性改革破解群眾辦事難題,累計辦理戶政業務3.2萬件,群眾滿意度達99.6%,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公安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
秦都分局用“加”法增效,不斷優化便民服務舉措。
“以前辦業務要挑工作日,現在隨時都能約。”在吳家堡派出所,通過“預約辦”服務完成戶籍遷移的李女士對戶籍窗口的便民措施贊不絕口。
綠色通道解急難,多元服務破壁壘。針對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秦都公安構建“線上+線下”“窗口+上門”立體化服務體系。在戶籍窗口,秦都公安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將身份證補辦等高頻業務辦理時間從15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組建“移動戶籍室”開展上門服務,今年已累計提供上門辦證、送證服務200余人次。
與此同時,秦都分局推出的“窗口預受理”“延時服務”“錯峰辦理”等機制,使群眾辦事時間選擇自由度提升60%,真正實現“群眾辦事不挑時,公安服務不打烊”。
秦都分局以“減”法提速,通過數字賦能破解難題。
“現在掃個二維碼就能預審材料,再也不用來回跑了。”在陳楊寨派出所,辦理購房落戶的王女士感受到了線上預審服務的便捷。
以“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路”,用“智能預審”減少“重復提交”,秦都公安緊扣“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目標,全面推行“一窗通辦”改革,將出生登記、死亡注銷等12項業務整合為“一件事一次辦”,申請材料平均減少40%。通過搭建政務數據共享平臺,秦都公安實現與民政、衛健等部門數據互通,群眾辦事需提交的證明材料從平均8份減至3份。
秦都分局開發的“秦都戶政”微信小程序,集成業務指南、在線預約、進度查詢等功能,配合自助拍照機、身份證申領終端等智能設備,使80%的戶政業務實現“零跑腿”辦理。
“乘”法聚能,秦都分局以“智慧警務”引領服務升級,“素質提升”夯實服務根基。
秦都公安建設“智慧戶政”體系,在全區9個派出所部署AI虛擬導辦員“秦小安”,通過語音交互、屏幕指引等方式,為群眾提供24小時業務咨詢;研發的“戶政業務智能輔助系統”可自動核驗材料真實性,將審核效率提升3倍。
在進一步提升公安警務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時,秦都公安不斷加強民警思想建設與能力建設,實施素質強警工程,拓寬培訓途徑,以個性化教育訓練提升實戰能力。
“每天晨會學習新政策,每周業務研討解難題。”西蘭路派出所從事戶籍工作的新警朱妍的成長軌跡,折射出秦都分局的人才培養機制。秦都分局通過“每日一訓、每周一課、每月一考”的常態化培訓,以及“老帶新”“結對幫”等傳幫帶措施,推動民警業務熟練度平均提高50%。
“除”法祛“疾”,秦都公安轉作風樹形象,以“首問負責”制度杜絕推諉,以“限時辦結”制度倒逼效率提升。
秦都分局建立了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日常抽查、專項檢查、回頭復查的“三單三查”監督機制,推動公安政務服務質效大幅提升;推出的“好差評”系統覆蓋所有服務窗口,群眾可通過掃碼、短信、熱線等渠道實時評價,評價結果與民警績效考核直接掛鉤。
“現在辦事流程清清楚楚,非常細致!”在廣場派出所,剛完成戶籍遷移的張先生豎起大拇指。今年以來,秦都分局通過滿意度調查收集建議237條,整改問題46項,群眾投訴量同比下降72%,構建起“需求-響應-改進-提升”的閉環管理機制。
在秦都分局戶政大廳的榮譽墻上,“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陜西省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單位”等牌匾熠熠生輝。而讓民警們更加珍視的,是群眾送來的38面錦旗和126封感謝信——這些帶著溫度的褒獎,正是對“加減乘除”工作法最生動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