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印臺法院陳爐法庭:“三個三”工作機制推動訴源治理
“沒花一分錢,沒跑很多路,在家門口就化解了糾紛。”在銅川市印臺區法院陳爐法庭成功申請司法確認的當事人秦某十分激動,連連夸贊道,“感謝法官和調解員,為我們的事這么盡心盡力。”
原來,秦某與賈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后賈某將秦某打傷。雙方因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矛盾進一步激化。5月7日,秦某將賈某訴至法院,法院經了解,得知雙方當事人均為王石凹街道居民,為了讓群眾少跑路,減少當事人訴累,經雙方同意后,法院將案件委派給王石凹司法所先行調解。5月14日,王石凹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了調解協議。5月16日,雙方當事人來到陳爐法庭申請司法確認,于是有了開頭一幕。
高效化解鄰里矛盾,是印臺法院陳爐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陳爐法庭創新建立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的“三角形”訴源治理工作法,經過實踐,優化構建形成“三化源頭防控、三聯非訴解紛、三解訴內治理”的“三個三”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見之未萌、化之未發、止之未訟。2021年以來,法庭轄區受案數連續三年實現遞減,其中,2023年新收案件數同比下降9.4%;轄區萬人起訴率穩步下降。陳爐法庭服務鄉村治理工作經驗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202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三化”源頭防控??力促矛盾不成訴
推進法官普法送法精準化。陳爐法庭積極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精準開展巡回庭審進農家活動。同時,該法庭在工業園區開展企業風險防范座談會,向企業免費送閱自行編印的《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知識一本通》《項目建設中涉建設施工合同常見法律風險防控指引及典型案例》和《“四個經濟”典型案例》,以如我在企、如我在訴、如我營商的自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節假日在景區開展旅游法宣傳活動,呼吁商販誠信經營、游客文明旅游。
推進人民調解常態化。陳爐法庭與王石凹司法所、上街社區聯合建立了聯動協作機制,法官定期在司法所、社區值班,集中解答群眾和人民調解員的法律咨詢,一季度解答群眾咨詢25件;每月與轄區人民調解員開展經驗交流座談會,分享調解典型案例,解答調解員疑難問題;常態化開展調解技能培訓會,以農村基層常見的民間借貸、贍養糾紛等案件為模板,分享背靠背、冷處理、抓主要矛盾、換位思考等調解方法,幫助調解員打牢業務根基,提升調解能力。
推進基層無訟創建制度化。陳爐法庭組織開展了“無訟村、無訟社區”創建活動,構建“源頭預防優先+社會調解挺前+法院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推動民事案件萬人起訴率逐年下降。2023年成功創建王石凹街道傲背村為“無訟村”、陳爐鎮咀頭社區為“無訟社區”。
“三聯”非訴解紛??力促糾紛不入訴
聯合基層力量多元解紛。陳爐法庭在鎮黨委領導下,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鎮級治理力量有機融合,組建了包括村委會、居委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調解員、鄉賢等在內的“1+X”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化解的前沿力量,建立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訴非銜接機制,通過前置防線,實現矛盾糾紛前瞻治理、前端化解、前期處置。2021年以來,法庭聯合基層治理力量調處各類糾紛31件。
聯合駐庭力量訴前調解。陳爐法庭人民調解員每周三定期進駐法庭訴調對接工作室,針對民間借貸、勞務合同、離婚等案件類型駐庭調解,引導當事人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有效減輕了群眾訴累、提升了調解質效。今年借助駐庭調解員參與調解17起,調解成功12起,調解成功率70.59%。
聯合調解力量司法確認。陳爐法庭積極適用“調確”一體化工作機制,與轄區司法所聯合制定了《訴調對接實施方案》,對調解員調解成功達成的調解協議,根據當事人申請及時進行司法確認,同時暢通網上司法確認渠道,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對于當事人不同意非訴方式解決的,以及通過非訴方式不能解決的矛盾糾紛,依法導入訴訟程序。
“三解”訴內治理??力促案件不上訴
通過訴內調解實質解紛。陳爐法庭組織干警觀摩資深法官調解過程、參與優秀調解員調解全程、學習轄區鄉村風土人情,全面加強法庭干警調解業務能力養成,讓法官、助理、書記員人人都能成為調解能手,團隊的每個人面對案件當事人都能做到“拉家常、明是非、講事實、講法律、化矛盾”。今年以來,有10余起案件在訴前經調解,被告主動履行后原告撤回起訴,另有20余起案件訴前成功調解達成了調解協議。
委托調解聯動解紛。陳爐法庭建有電子電話簿,列有轄區49名調解員的聯系方式,對法庭受理的案件,及時委托轄區調解組織協助化解糾紛;此外,法庭還充分利用法院已經建立的交通事故、金融借貸等專業糾紛的平臺端口,聯合派出所、金融辦等單位合力化解糾紛,通過訴內集成各方力量解紛,努力讓無理者信服。去年以來,累計通過訴內委托調解方式化解糾紛15件。
分析報告助力解紛。陳爐法庭及時分析轄區階段性的案件受理和訴前糾紛化解情況,總結研判本地矛盾糾紛主要類型和社會治理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編寫《矛盾糾紛排查分析報告》,及時向鎮黨委和基層治理單位送閱,助力黨委和基層治理單位研判糾紛形勢、厘清問題癥結,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促進了矛盾糾紛預防在前、控制在早、處置在小。(李成龍?通訊員?張文東?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