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公安:全力開啟護校安園模式
?9月1日清晨,渭南高新區第三小學門口,送孩子上學的李女士對正在執勤的民警感慨道:“開學第一天就看到警察在身邊巡邏,‘護學崗’到位、裝備齊全,心里特別踏實。”這樣的場景在渭南市各中小學及幼兒園同步上演。
隨著新學期正式開始,渭南市公安機關全面開啟護校安園模式,聚焦安全防控、法治教育和交通疏導,全力為師生營造安心有序的校園環境,切實筑牢校園及周邊安全防線。
高新區:站好“護學崗”??織密“安全網”
公安高新分局對轄區內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展了“拉網式”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校園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實情況,組織開展防暴恐應急演練,提升校園安保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針對校園周邊環境,分局進行重點整治,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商戶整改落實,定期復查形成閉環,鞏固整治成效,持續凈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以法治副校長為聯絡紐帶,公安高新分局暢通警校溝通渠道。法治副校長和轄區民警充分發揮專業指導作用,在檢查中對校內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普法,同時對師生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高新交警大隊還聯合教育文體局組織各學校安全管理人員及校車駕駛員,前往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進行警示教育。
針對開學后校園周邊人車流量大幅增加的情況,公安高新分局嚴格落實“高峰勤務”和“護學崗”機制,每日在上下學重點時段安排40名民輔警準時到崗到位,分布在校園門口及周邊重點路段。護學崗民輔警采取“車巡+步巡”“定點值守+動態巡邏”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強對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的疏導,另一方面加大對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的巡查力度,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實現警校聯動新升級。
臨渭區:“派出所主防”??多力量聯動
公安臨渭分局強化“派出所主防”工作,夯實主防警務,通過發動群防群治力量、開展聯防聯治等舉措,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東風街派出所在學校門口及周邊主路段設“護學崗”,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以公安為主,學校教職工、保安、志愿者共同參與的聯動格局,攜手守護師生上下學安全。同時,該所強化與學校保衛部門協作,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時掌握校園及周邊安全動態,構建警校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杜橋派出所對轄區2所技校、8所中小學、24所幼兒園開展全覆蓋安全集中“體檢”,及時發現校園安全隱患薄弱環節,并督促整改。該所充分發動教師、保安、家長、志愿者等力量,構建“警、校、家、社會”四位一體的護學聯盟,全方位、全時段打造校園周邊“安全區”。向陽街派出所組織民警走進轄區中學校園,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普法宣講、互動答疑等形式,為師生們送去生動實用的法治教育課,重點講解校園欺凌、網絡詐騙、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華州區:開展專題授課?聯防聯動護學
公安華州分局會同教育等部門在學校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摸排化解,多方走訪收集涉校線索,第一時間核查跟進處置,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社區、家庭落實管控措施,共同推進多元化解、源頭化解。分局特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外部顧問、資深專家進行校園欺凌防治專題授課,法治副校長及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負責人共計220人參訓,進一步提升法治副校長及校園安全干部的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使其更有效地指導學校開展法治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參與涉校糾紛調解及欺凌事件處置,真正成為守護校園凈土、保護學生權益的堅實力量。
嚴格落實校園“高峰崗”“護學崗”勤務機制,公安華州分局聯合校園保安、教職工、學生家長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參與的“護學崗”機制,將校園作為巡防目標,提高巡邏密度和頻次,提高見警率、管事率,每日出動警力120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300余人次,做到學校門口“見警察”、主要路段“見警車”、周邊地區“見警燈”,切實增強師生與家長的安全感。
白水縣:加強宣傳培訓?筑牢安全防線
白水縣公安局全面啟動校園安全保障工作,從校園內部到周邊環境,從設施檢查到宣傳培訓,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為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白水公安對校園周邊道路的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及減速帶等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在學校門口及周邊路段增設減速帶、限速標志和人行橫道標識;繼續加強對放學時段校園及周邊的治安巡邏防控,確保在重點時段和主要路段做到“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確保校園及其周邊治安和交通秩序穩定。
為提升法治副校長履職效能,該局對法治副校長開展培訓,講解新治安管理處罰法涉及未成年人的部分及違法后果、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預防校園欺凌相關知識、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和校園安全知識。為切實提高學校應急處突能力和防范水平,民警對轄區學校安保人員進行了防護性裝備使用、突發事件現場處置等方面的技能培訓,現場演示和教授防暴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技巧,以及疏散學生的方法步驟,確保學校安保人員能熟練使用安防器材和護衛器械,具備先期處置校園突發案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