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調解超市”一站式化解群眾煩心事 陜西鎮坪探索基層矛盾糾紛調解新模式
前不久,陜西省鎮坪縣鐘寶鎮“無憂調解超市”服務員兼調解員朱發兵有些忙。他剛調解完一起糾紛后,立馬投入新的工作——塘坊壩社區住戶賀某與劉某點名要他調解兩家之間的房屋漏水糾紛。最終,經過2次入戶調解,矛盾順利化解,雙方握手言和。
這樣的事例,在鎮坪縣“無憂調解超市”里并不鮮見。
近年來,鎮坪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建立“無憂調解超市”群眾點名調解工作法,構建“一攬子受理、點單式服務、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早知、早回應,切實把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據統計,全縣依托“無憂調解超市”近8年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271件,調處成功率99.7%、群眾滿意率99.8%。
讓群眾有地說理有人說事
“無憂調解超市”從何而來?這要從2017年說起。
鎮坪縣地處陜渝鄂三省交界處,人口流動性大。2017年10月,陜渝界高速公路、千山湖水電站等重點建設項目在曾家鎮陸續啟動,短時間內大量項目建設、征地拆遷、山林土地等矛盾糾紛集中出現,用傳統調解模式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獲得群眾支持,保障項目順利推進?鎮坪縣決定從搭建平臺、文化嵌入、責任重構等三個方面破題開局,讓群眾“有地說理、有人說事”。
在縣委政法委和縣司法局的指導下,曾家鎮聘請已退休的4位經驗豐富的老干部(法庭庭長、司法所所長、村黨支部書記、鎮人大主席)作為調解員,探索建立了“無憂調解室”(即“無憂調解超市”的前身),專門調解涉及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征地拆遷、農村家庭、鄰里等矛盾糾紛。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結合村規民約、禮儀道德,把長壽文化中的“謙和包容”經典故事等有機融入糾紛調解過程,通過“心理疏導+釋法說理+以文化人”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實現事了人和、事心雙解。
為從源頭避免矛盾糾紛履職推諉、責任空轉等問題,曾家鎮進一步壓實矛盾糾紛調解各方責任,由鎮黨委、政府牽頭抓總,鎮平安法治辦具體負責,根據矛盾糾紛性質,明確“三定三包”責任(定包抓領導、責任人、化解時限,包調處、穩控、跟進反饋),實現工作職責清單化,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體系。
“無憂調解室”試運行后,調解效果明顯——當年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5件,受到群眾廣泛認可。
按需點單后超市精準派單
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無憂調解室”的調解員過于固定,群眾擔心他們會“踩偏船”“拉偏架”。
為解決和規避此類問題,鎮坪縣進一步優化升級“無憂調解室”,加強隊伍融合、優化調解方式、規范工作流程,以“訂單式”供給為群眾提供“定制式”服務,推動矛盾糾紛調處模式更加能夠回應時代所需、群眾所盼。
在“無憂調解室”原有人員基礎上,鎮坪縣進一步整合鎮機關干部、轄區內政法干警、律師、村干部、網格員等力量,組建“無憂調解”資源庫,并根據調解員專業特長、個人職業進行科學分類,將“無憂調解室”迭代升級為“無憂調解超市”。
針對群眾擔心調解員“拉偏架”“踩偏船”等,該縣一方面公示“無憂調解超市”調解員信息,另一方面將“無憂調解超市”點名冊放置各村(社區),供群眾選擇,或者由“超市服務員”推薦擅長所涉糾紛領域的調解員進行調解,切實做到群眾按需點單評單、超市精準派單結單。同時,線上開發“無憂調解超市”微信小程序,提升調解質效。
鎮坪縣對“無憂調解超市”運行標準統一規范設置,制定“無憂調解超市”《工作制度》《調解流程》,進一步規范受理、調解等各環節工作,加強案卷資料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工作考評、案卷評查,切實做到程序合法、卷宗規范、調解有效。
截至目前,全縣7個鎮實現“無憂調解超市”全覆蓋,“無憂調解”資源庫共有調解員485人。今年以來,依托“無憂調解超市”共調解矛盾糾紛138件,調解成功率達100%。
合力打造為民解憂終點站
“請你們一定要幫我,鎮上答應給我補償費用,現在還沒落實?!?3歲的鐘寶鎮干洲河村村民劉某安拉著工作人員的手,情緒有些激動。
工作人員耐心詢問情況,對劉某安的訴求等進行登記,并向鐘寶鎮派發《轉辦交辦單》。不到半小時,鐘寶鎮工作人員便趕來向劉某安說明情況,商定解決辦法。
這是不久前發生在鎮坪縣綜治中心“無憂調解超市”辦公區域的一幕。
為進一步釋放基層治理效能,近年來,鎮坪縣積極推動“中心+超市”一體化建設,把“無憂調解超市”嵌入綜治中心,設立專門辦公場所,公示“點名牌”,“超市”人員采取“常駐+派駐+輪駐”方式,實行“中心吹哨、超市報到”。
同時,整合綜治中心工作資源,建立“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警調對接”“多調對接”等多方聯動機制,構建以綜治中心為龍頭牽引,“無憂調解超市”功能互補的工作體系,打造為民解憂“終點站”。
結合網格管理服務工作,鎮坪縣打通“無憂調解超市”調解員與網格員雙向任職渠道,對網格員和“超市”調解員定崗定責,網格員、調解員定期下沉網格、收集民意、解答民疑、回應民需,實現轄區內矛盾糾紛統一受理、歸口辦理、聯合化解。
根據摸排情況,與綜治中心聯合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并對不同類型的矛盾評估風險等級,實行“紅黃藍”動態管理,即“藍色”為一般矛盾,由支部書記負責,組織“‘超市’調解員+網格員”力量進行化解;“黃色”為疑難矛盾,由綜治中心牽頭,由“無憂調解超市”資源庫成員組成聯合調解組合力調解;“紅色”為重大矛盾,由縣級領導包案,“一案一策”專題會診,轄區網格員實時掌握思想動態,超市服務員定期上門回訪,確保事心雙解。
如今在鎮坪,“無憂調解超市”已成為群眾家門口的“解憂服務站”,鎮坪縣更是依托“無憂調解超市”走出了一條打通群眾心結的“無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