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城關街道以黨建引領凝聚多元力量,打造惠民服務網絡——“紅心集市”暖萬家

6月11日,在彬州市城關街道新區廣場暖“新”驛站,社區工作人員李會(中)為前來休息的外賣騎手送上熱水。
陜西日報記者 屈荔鵬文/圖
天氣預報、高齡年檢通知、反詐警示、黨建知識……每天上午9時,彬州市城關街道東街社區的“小喇叭”應急廣播就會準時響起。
“坐屋里就知天下事。年檢提醒、下雨收衣,喇叭一響全曉得,社區對咱老年人太友好了?!?月11日,東街社區時尚未來小區居民郭彥興贊不絕口。
“安裝‘小喇叭’應急廣播,是我們開展‘紅心集市’活動的延伸與補充?,F在,‘小喇叭’已經成了我們服務群眾的好幫手。”東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史佩說。
彬州市城關街道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企業主責、多方力量參與,持續開展“紅心集市”文明實踐活動,用4年時間搭建起覆蓋6.6萬人口的服務網絡。
便民服務送到家門口
前不久,東街社區名仕花園小區舉辦“紅心集市”活動。50多個攤位中,既有居民售賣自制的香包、粽子,又有物業提供的免費理發、家電維修服務,還有社區組織的非遺剪紙、秦腔表演……
在理發區,志愿者一邊為老人修剪頭發,一邊和他們拉家常;在義診區,醫護人員免費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提供慢性病咨詢、亞健康檢測評估等服務,還針對老年人關心的常見病預防問題講解注意事項等。
社區居民劉芳玲說:“這樣的集市讓我感覺很新穎。我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服務?!?/p>
“‘紅心集市’不僅讓社區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貼心服務、豐富了文化生活,還滿足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需求?!笔放逭f,“趕集”讓居民增進了鄰里情,推動了“生人社區”向“熟人社區”轉變。
據統計,2024年以來,東街社區累計開展“紅色集市”活動15場次,帶動轄區商戶22戶、單位29個參與其中,受益群眾萬余人。
黨建聯盟融入社區治理
“以前,社區開展工作就像唱‘獨角戲’。現在,通過‘紅心集市’,社區把物業、駐區單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整合,服務群眾更得心應手?!背顷P街道城東社區黨支部書記田新娟告訴記者。
為打破社區與物業間的壁壘,城東社區通過建立黨建聯盟,實行黨建聯抓、服務聯動、資源聯享、治理聯管、發展聯推“五聯共治”模式,“社區黨組織+物業公司”統籌推進社區綜合治理,建立雙向交叉任職與雙向聯席會議兩項核心制度,最終實現業務水平、服務質量、宜居環境3大提升。
交叉任職讓雙方從“背靠背”變為“面對面”。如今,安居小區鑫隆物業公司經理孫曉鵬多了一個身份——城東社區黨支部兼職委員?!耙郧?#xff0c;物業提的需求經常石沉大?!,F在,我作為社區支部一員參與決策,溝通效率和辦事效率提高了很多?!睂O曉鵬說,社區干部還定期進駐物業辦公,指導服務標準化建設,居民投訴率顯著下降。
“我們持續推進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各社區黨組織與35家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成立了黨建聯盟。”城關街道黨工委書記景建軍介紹,他們構建起“黨組織搭臺+黨建聯盟成員擺攤+群眾趕集”長效活動機制,發動全市8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1830名報到黨員干部參與“紅心集市”。
“暢聊桌”化解“千千結”
每逢“紅色集市”開集,集市中央,幾張樸素的“暢聊桌”旁就圍滿了群眾。
“‘暢聊桌’不僅是政策宣講站,還是民情收集站、矛盾調解站。”北街社區黨支部副書記萬曉蟬說,社區在“紅心集市”設置“暢聊桌”,推行“大事共議、實事共說、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的“五事共辦”模式,通過面對面回應群眾在社區治理、物業服務等方面的期盼和訴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5月1日,北街社區農副公司家屬樓一居民家的彩鋼瓦頂掉落,導致鄰居空調主機等受損,引起鄰居糾紛。社區工作人員把雙方請到“暢聊桌”,倒上兩杯熱茶,在拉家常中問題被解決。最終,雙方達成賠償協議,握手言和。
截至目前,“紅心集市”收到620余件居民訴求,現場化解582件,通過聯動機制解決40余件。
如今,在城關街道,“紅心集市”已衍生出多個子品牌:東街社區的“小喇叭”項目,用10個小區的壁掛喇叭傳遞政策資訊;北街社區的暖“新”驛站,為外賣騎手、快遞員提供緊急避雨、共享充電、共享微波爐、急救藥箱等服務;城東社區建立“紅心物業54321”服務承諾機制,讓業主訴求得到解決……
“從‘集市’到‘家園’,從‘管理’到‘共治’,2021年以來,‘紅心集市’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之路,用1200余場便民服務、620余件民生實事、1.2萬次暖心互動,將‘人民城市’理念化作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圖景。”景建軍說。